可贵的当代清醒
王华超
2007-6-15
来源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书画重镇”徐州,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揽北国之雄浑,兼南方之灵秀。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名扬四海,人才济济,大气大象。书法以张伯英为大纛、绘画以李可染为代表的徐州书画艺术,大气磅礴,奔放豪迈,恢弘中见灵气,侠骨中透柔情,潇潇洒洒,波澜壮阔,形成彭城书画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大中华书画艺术之林独树一帜。
最可贵的,是艺术清醒。下面,是当代徐州书家、画家、评论家的自述:
——江苏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徐州市书法协会主席王冰石先生说:徐州地区的书法创作,多年来一直保持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态势。徐州书家创作了大批形式新颖、风格多样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自
1995年至2005年,徐州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书法展览上有344人次作品入展,45人次作品获奖。特别是近5年内,入展、获奖数更是大幅增长,引起全国各界高度重视。许多新闻媒体关注徐州,称“徐州是全国书法重镇”,“徐州有一个高水平书法军团”,“徐州了不起”!新闻媒体的赞誉是不虚的。目前徐州有中国书协会员80人,省级会员263人,取得书法专业大学本科和大专毕业文凭的有100余人。徐州书法创作已形成高地,后起之秀不断出现,有很浓的学术艺术氛围,相信徐州书坛离大有作为、群星璀璨的时代不会久远。
——李瑞林先生在《关于徐州画家》一文中说,关于徐州籍画家,往古时看,南北朝时出了个刘王真,他善画仕女。唐代刘商善画山石。五代唐后主李煜书画皆能。明代陈锋是位散曲家,他同时也是一位丹青能手。明末清初沛人阎尔梅及铜山人万寿祺,更是为世人所知的书画家和抗清杰士。近百年的徐州,不论历史的风云怎么变幻,徐州的书画活动都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徐州籍书画家群体。上世纪20年代出现了山水大家李兰、40年代出现了书法大家张伯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一代宗师李可染和依然活跃在国际画坛上的大师朱德群。徐州虽然不及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大都市的影响力,也不具备岭南优越的地域条件,但徐州籍书画家有两汉文化和丰富的地方民间艺术滋养,有身居五省通衢的地理环境,有不甘人后、兼收并蓄的刻苦治学精神,又有一代宗师李可染的影响和国际艺术大师朱德群的引领,徐州籍书画家群体,一定会有辉煌的历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徐州书画家的艺术风格,有的清秀,有的飘逸,虽然是多样的,但厚重和力度却是共有的,按照程大利先生的说法是“这与徐州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有一定关系”。同时他又说,根据“每个书画家的才性,对本地区文化的领悟和吸收也不会相同”,故而,就形成了各自迥然的艺术个性。
——徐州工程学院美术系教授徐志兴先生曾将徐州书画艺术特色概括为六个字:大风、大气、大象。“大风”以立其根本,坚定取向;“大气”以润其形神,气韵畅达;“大象”以丰其蕴涵,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徐州地处交通要冲,曾受多种文化的滋养与洗礼。其文化构成之要素中,既有南楚故里的浪漫主义,也有先秦北国的理性精神:孔孟之儒,老庄之道,释氏之禅,均对其有过深层的浸润与影响。
——著名画家萧龙士先生曾说过:“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徐州的交汇,有如大海深广无际,徐地艺术家的修养多得力于此。”徐州的书画艺术既有地域牲,但又不为地域所局限,其所绽放的艺术之花,不仅香溢徐州,而且流芳全国乃至世界。
[FS:PAGE]
—一生都在和中国画的笔墨打交道的李可染先生,奉“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自己早年变革中国画的座右铭。此语也当成为徐州书画艺术界的座右铭。
——“兵家必争之地”一语使徐州武事之名远播而文名不显,实在是个大误会。徐州之魅力实在文也,北雄南秀交融,阳刚阴柔俱备,文化神彩独具。如此感慨之言出自中国文化部长、文联主席孙家正之口,实在是一语能颐,让徐州光彩四射。
——“徐州之魅力实在文也”。而今政通人和,经济繁荣,饱暖既足,文采彰显,操翰弄墨者难以计数。或志存高远,呕心沥血,废笔成冢,高居艺坛而称雄;或寄情抒怀,翰逸神飞,心旷意闲,灵性迸发,不期成而得大成;或淡于名利,借笔墨以养生,托毫素以陶情,自娱娱人,乐此而不疲。“古彭物华天宝,徐州万象更新”,是市委徐鸣书记的殷切嘱语。
——曹新平市长则希望徐州这个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济要腾飞,城市要发展,文化就要唱大戏、领头牌、做先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愿徐州新一代书画家,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