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学校推荐” 改“学生自荐”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随着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自主招生简章的公布,今年面向全国自主招生的高校招生方案全部亮相。与以往的报名方式——“学校推荐”不同,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报名只有一条通道,那就是“学生自荐”。
关于新的招录方式现在各方评说不一,认为各有短长,也许实施效果还要等待现实的检验。那么,国外高校招生中是否也有学校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这两种招生手段是否都能招来与众不同、特长突出的优等生呢?
其实不论是“校长实名推荐”还是“学生自荐”,都体现了高校挑选人才的期待。据介绍,很多美国名牌大学在录取时,更倾向于录取一些偏远的、办学条件差的、非名校的优秀学生,因为这些大学相信,通过他们的培养,这些学生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这种录取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更大的公平。全球华语广播网驻美国特约观察员庞哲做出介绍。
庞哲:美国常青藤学校确实有向边远地区招收学生的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收集人才,在申请学校手续方面有了网络,相互了解方便多了,学校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面试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的照片和视频来了解学校的状况。但是最终双方是否能够相互接受,要取决于学生的全面的努力,就职的目标和是否能够获得赞助,学校也要看学生录取是否能够对学校学术研发、科技体育才华方面能够加分。
美国大学多是自主招生——SAT和平时成绩都作为综合指数,但招生官员最看重的,是学生本人在自己的个人陈述里所显现的性格、素质、背景和志向,此外,找个合适的推荐人来写推荐信也很关键。
庞哲:美国大学招收新生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成熟度,大学在经过学生允许之后,向学生周边能够有资格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评价的人来让他们推荐,并且参考学生在高中时参加各种的专业、非专业方面的活动,以他们的能力来判断。这样的学生不但学习主动性强,也能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项目和活动,不但能够成绩优秀,也将会为学校今后的建设方面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目光再转向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当地人在本科申请中一般不需要特别推荐或者自荐,但如果跨专业申请就需要提供自荐书,里面包含对学校专业的个人理解和自己选择专业的原因。
胡方:澳大利亚本地学生在申请本科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写自荐信,澳大利亚的本科录取是通过最终的高考成绩还要再加上平时的分数来决定是否能够被大学录取。如果学生在大学里某一个专业读得并不是很顺利,想要换专业,甚至是重新申请另外一个大学的本科,跨专业或者是跨学校申请本科的时候,一份自荐书还是很有必要的。需要写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要更换专业,以及对新的专业有什么样的了解。
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到澳洲去留学,对于留学生而言,优秀的澳大利亚大学本科入学更看重什么呢?
胡方:国际学生想要申请澳大利亚的大学,一份完美的自荐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中的主要内容,要包括自己对于这个大学、这个专业的理解,要在其中阐明将来在学习过程当中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结尾部分需要写清楚自己未来的规划。从审议学生签证的移民官到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并不赞同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抱有移民的目的。因此在自荐书的结尾部分,留学生最好还是写清楚将来会学成归国,通常情况下会更容易获得大学的青睐。
再来看德国的情况,为了增加德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从2005年开始,德国政府启动一个“精英倡议”,国家拨款资助11所精英大学的科研和未来规划。当然,这些学校挑选学生也格外精心,德国大学怎样精心挑选优秀的大学新生呢?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澳大利亚特约观察员薛成俊做出介绍。
薛成俊:德国没有高考制度,通常采用是学生与大学进行双向选择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中毕业成绩向大学以及想要学习的专业提交申请材料,而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以及自身的情况择优录取。德国的高中要从五年级上到十二年级,从十年级开始,每年的期末考试都要按照比例记入毕业成绩,最后与毕业考试一起得出最终的毕业成绩。德国实行的是六分制,一分最高,依次往下排,要想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毕业成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硬指标。
比如说学习医学和法律专业,一般要求每门功课的成绩都要在1分或者是一点几分,而且如果是学医,拉丁语必须要过关。德国高校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规模和教职人员的编制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进行盲目的扩张和扩编,因此在学生的选拔方面主要是以择优录取的方式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