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文化 > 内容

端午节的由来

2009-05-29 来源: 浏览次数:5438次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因此,在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屈原   (前339?~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 11 篇)、《九章》( 9 篇)、《招魂》,凡 23 篇。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怀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FS:PAGE]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怀   沙》【译文】 :

初夏的天气盛阳,
百草万木茂畅。
我独不息地悲伤,

远远走向南方。

眼前一片苍茫,
听不出丝毫声响。
心里的忧思难忘,
何能恢复健康?

反省我的志向,
遭受委屈何妨?
我坚持我的故常,
不能圆滑而不方。

随流俗而易转移,
有志者之所卑鄙。
守绳墨而不变易,
照旧地按着规矩。

内心充实而端正,
有志者之所赞美。
工垂巧而不动斧头,
谁知他合乎正轨?

五彩而被人暗藏,
瞎子说它不漂亮。
离娄微闭着眼睛,
盲者说他的目盲。

白的要说成黑,
高的要说成低。
凤凰关进罩里,
鸡鸭说是会飞。

玉与石混在一道,
好与坏不分多少。
是那些人们的无聊,
不知道我所爱好。

责任大 ,担子重。
使我担任不起。
掌握着一些珍宝。
不知向谁表示。

村里的狗子成群,
不常见的便要狂吠。
把豪杰说成怪物,
是庸人们的口胃。

我文质彬彬 , 表里通达,
谁都不知道我的出众。
我鸿才博学 , 可为栋梁,
谁都不知道我的内容。

我仁之又仁 ,义之又义,
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
舜帝已死,不可再生,
谁都不知道我雍容的气度。

自古来 ,贤圣不必同时,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夏禹和商汤已经远隔,
就追慕也不能再世。

抑制着心中的愤恨,
须求得自己的坚强。
就遭祸我也不悔改,
要为后人留下榜样。

像贪路赶掉了站口,
已到了日落黄昏时候。
姑且吐出我的悲哀,
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尾声:
浩荡的沅水湘水呵,
咕咕地翻波涌浪。
长远的路程阴晦,
前途是渺渺茫茫。
不断地呕吟悲伤,
永远地叹息凄凉。
世间上既没有知己,
有何人可以商量。

[FS:PAGE]

我为人诚心诚意,
但有谁为我佐证。
伯乐呵已经死了,
千里马有谁品评?

各人的禀赋有一定,
各人的生命有所凭。
我要坚定我的志趣,
决不会怕死贪生。

无休无止的悲哀,
令人深长叹息。
世间混浊无人了解我,
和别人没什么可说。
死就死吧 , 不可回避,

我不想爱惜身体。
光明磊落的先贤呵,
你们是我的楷式!

(郭沫若译)

    《惜往日》以首句名篇。本篇是屈原临终前的作品,学者大多没有异词,但是否为绝笔,则有不同看法。本篇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当以本篇为《怀沙》之后的绝命词。   

    屈原在临终之前回忆自己平生政治上的遭遇,作者痛惜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遭到奸人的破坏,而未能使之实现,表明了自己不得不死的苦衷,并希望用自己的一死来唤醒顷襄王的最后觉悟:

  惜往 日       【译文】

追惜着往年曾见信于故君,
受到诏命去整饬时政。
守着先人的功绩光照下民,
阐明法度以消除是非疑问。
因之国家富强而法度以立,
君上委事于忠臣日以游息。
黾勉于国事我是全心全意,

虽有过失仍不至于不能治理。
纵然心地淳厚而不泄露机要,
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谗毁。
君主满含忿怒地对待下臣,
不去澄清辨别内中的是非。
蒙蔽晦塞了君王的聪明啊,
空言使他迷惑错误被欺骗。
不去按验以求查出事实,
远贬臣子却不考虑周全。
听信谗言谀词这些污浊东西,
一下子冲动起来将人责难。
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
遭受诽谤而受到斥贬 ?
惭愧像日月光影那样的忠诚,
只在身处幽隐时才备显。
我走近沅水湘水的深渊,
怎么能忍心深流自沉。
那样结果是身死而名灭,
可惜君王被蒙蔽心地不明。
君王没有准则难察下情,
使芳草弃在幽深的大泽之中。
怎样抒发衷情展示诚信 ?

将安于死亡而不偷生取容。
只为障碍壅塞所掩蔽阻隔,
使得忠臣个个无所适从。
我听说百里奚做过俘虏,
伊尹曾在厨房中烹煮。
吕望曾在朝歌屠宰牲口,
宁戚唱着歌喂牛草刍。
倘若不遏商汤周武齐桓秦缪,
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 ?
吴王听信谗言不仔细判别,
伍子胥赐死后大有患忧。
介子推忠贞被焚死而骨枯,
晋文公一旦醒悟立刻访求。
封了介山而禁止采樵,
报答他大恩大德的优厚。
想起故旧多年的亲身同伴,
便穿起白色丧服痛哭泪流。
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
有人欺诈而不受怀疑。
不去省视考察按之以实,

只听进谗者所说的虚妄之辞。
芳香的腥臭的混杂在一起,
又有谁自夜达旦认真辨识 ?
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
这说明微霜初降就得警惕。
确实是君主不聪明受人蒙蔽,
才使进谗献谀者日益得意。
自古以来的嫉妒贤才者,
都说蕙草杜若不能佩戴。
嫉妒那佳丽之人的芳美,
嫫母丑陋却自负妩媚可爱。
就是有了西施的绝顶美貌,
受谗妒也会被丑恶之人取代。
[FS:PAGE] 我愿意陈述情愫表白行为,
想不到竟意外地得了罪过。
光天化日下真情与冤曲显明,
有如天上的星宿各有置措。
乘骑骏马作长途奔驰,
没有辔缰衔勒全凭自己控制。

乘坐筏子向下游行驶,
没有船只划桨全靠自己配置。
背弃法度而凭私心治事,
也就好像与这些没什么差异。
我宁肯忽然死亡随流而去,
惟恐有生之年国家再受祸灾。
不等把话说完就投水自尽,
可惜受蒙蔽的君主仍不明白。

用微信扫一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