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内容

马奉信先生国画《东坡卧石》赏析

2011-01-30 来源: 浏览次数:3530次

漫谈苏东坡的徐州情结

        ——马奉信先生国画《东坡卧石》赏析

有幸欣赏到了 马奉信先生的国画作品《东坡卧石》,该作品取材于在徐州任知州苏东坡的事迹,阅后让人浮想联翩,思绪纷飞,感慨系之,眼前仿佛浮现了当年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抢险等情景。

那是 熙宁十年(公元 1077年)四月,苏轼 40岁时,自山东密州转任徐州知州,在徐任职近两年。在任职期间闲暇之余,常常登云龙山游览。云龙山西麓谓黄茅冈,岗上有一巨石高 1.75米,长 3.30米,宽 1.30米,是一块长方形天然石台,貌似石床。宋元丰元年 (1078)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云龙山的隐士——号称云龙山人的张天骥、颜复、王巩来到这里,颜复是颜回的后代,他和王巩与苏轼政见相同,过从甚密。后来苏轼于元丰二年( 1079)三月,由 徐州调任 太湖之滨的湖州时,作《湖州谢上表》,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 4个月。王巩也因“乌台诗案”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广西。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说:“巩与我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可见交情之深。此次,颜复、王巩是专程来徐州看望苏轼的。新老朋友欢聚一堂,苏轼也因为醉酒写出了《登云龙山》著名诗篇: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当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故而人们将此石称为“东坡石床”。

宁十年八月,苏轼到任仅数月,百年不遇的黄河决口 ,使洪水骤临徐州城下。面对滔滔洪水,苏轼沉着应对领导抗洪,处处以身作则。亲自到城门劝阻即将出逃的富人;他“庐于城上,过家不入”,挥舞铁锹,亲荷畚箕,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经过数十日的艰苦地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受到了宋神宗发令嘉奖。苏东坡还在东门城墙上新建两层高楼,取名 黄楼 。 根据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宇宙间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黄属土意, 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的力量,所以可以克水、镇水。他并且高兴地作了《九日黄楼作》这首诗。在回忆抗洪情景后写到: 岂知还复有今日,把盏对花容一押;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国画《东坡卧石》以苏东坡领导徐州抗洪胜利后深秋的一天,来到云龙山西山岳小憩为背景的,只见四周苍松翠柏,绿意盎然,巨石嶙峋,苏轼身著长衫,头戴便帽,右手托腮,左手搭膝,右腿收拢,两眼微闭,神态安详,略有所思。据史书记载其 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 。在《苏小妹三难新郎》一文中,苏小妹嘲讽苏轼的长脸、胡须多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晚笑堂画传》中的苏文忠公的画像也是长脸且胡须多。所以,该画从面部可见脸部宽长,胡须蓬松。此时此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是在安静的回味着那波澜壮阔的抗洪抢险的斗争场景,还是思忖着那优美的新诗篇呢?从画面的格调来看,时值深秋,画面采用较深的墨绿色,使周围的景致极为协调。看看远处山峦起伏,山峰参差,可谓人物一体,情景交融,自然和谐,处理地十分恰当。

画家通过这样的笔墨,歌颂了苏东坡这位知州,他带领徐州人民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铁、修水利、建黄楼、抗干旱等,并留下了数百篇描写徐州诗词文章。表现了他对徐州人民的爱戴和思念,他曾在《灵璧张氏园亭诗》中说,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以至于在他离开徐州去湖州任职时,在徐州父老的盛情相送下,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而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民也同样思念着这位为徐州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州,为了纪念他而保留了众多的诸如苏堤、苏公塔、黄楼等胜迹,而东坡石床就是其中之一,石床旁边有苏东坡的巨型石雕,还有“枕石卧雪”四个大字, 19829月被徐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马奉信先生创作的国画《东坡卧石》这一力作,正是徐州人民的这一心声的体现。

                         (之光     教师 )

[FS:PAGE]

有幸欣赏到了 马奉信先生的国画作品《东坡卧石》,该作品取材于在徐州任知州苏东坡的事迹,阅后让人浮想联翩,思绪纷飞,感慨系之,眼前仿佛浮现了当年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抢险等情景。

那是 熙宁十年(公元 1077年)四月,苏轼 40岁时,自山东密州转任徐州知州,在徐任职近两年。在任职期间闲暇之余,常常登云龙山游览。云龙山西麓谓黄茅冈,岗上有一巨石高 1.75米,长 3.30米,宽 1.30米,是一块长方形天然石台,貌似石床。宋元丰元年 (1078)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云龙山的隐士——号称云龙山人的张天骥、颜复、王巩来到这里,颜复是颜回的后代,他和王巩与苏轼政见相同,过从甚密。后来苏轼于元丰二年( 1079)三月,由 徐州调任 太湖之滨的湖州时,作《湖州谢上表》,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 4个月。王巩也因“乌台诗案”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广西。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说:“巩与我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可见交情之深。此次,颜复、王巩是专程来徐州看望苏轼的。新老朋友欢聚一堂,苏轼也因为醉酒写出了《登云龙山》著名诗篇: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当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故而人们将此石称为“东坡石床”。

宁十年八月,苏轼到任仅数月,百年不遇的黄河决口 ,使洪水骤临徐州城下。面对滔滔洪水,苏轼沉着应对领导抗洪,处处以身作则。亲自到城门劝阻即将出逃的富人;他“庐于城上,过家不入”,挥舞铁锹,亲荷畚箕,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经过数十日的艰苦地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受到了宋神宗发令嘉奖。苏东坡还在东门城墙上新建两层高楼,取名 黄楼 。 根据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宇宙间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黄属土意, 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的力量,所以可以克水、镇水。他并且高兴地作了《九日黄楼作》这首诗。在回忆抗洪情景后写到: 岂知还复有今日,把盏对花容一押;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国画《东坡卧石》以苏东坡领导徐州抗洪胜利后深秋的一天,来到云龙山西山岳小憩为背景的,只见四周苍松翠柏,绿意盎然,巨石嶙峋,苏轼身著长衫,头戴便帽,右手托腮,左手搭膝,右腿收拢,两眼微闭,神态安详,略有所思。据史书记载其 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 。在《苏小妹三难新郎》一文中,苏小妹嘲讽苏轼的长脸、胡须多道:“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晚笑堂画传》中的苏文忠公的画像也是长脸且胡须多。所以,该画从面部可见脸部宽长,胡须蓬松。此时此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是在安静的回味着那波澜壮阔的抗洪抢险的斗争场景,还是思忖着那优美的新诗篇呢?从画面的格调来看,时值深秋,画面采用较深的墨绿色,使周围的景致极为协调。看看远处山峦起伏,山峰参差,可谓人物一体,情景交融,自然和谐,处理地十分恰当。

画家通过这样的笔墨,歌颂了苏东坡这位知州,他带领徐州人民抗洪水、挖煤炭、抓冶铁、修水利、建黄楼、抗干旱等,并留下了数百篇描写徐州诗词文章。表现了他对徐州人民的爱戴和思念,他曾在《灵璧张氏园亭诗》中说,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以至于在他离开徐州去湖州任职时,在徐州父老的盛情相送下,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FS:PAGE]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而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民也同样思念着这位为徐州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州,为了纪念他而保留了众多的诸如苏堤、苏公塔、黄楼等胜迹,而东坡石床就是其中之一,石床旁边有苏东坡的巨型石雕,还有“枕石卧雪”四个大字, 19829月被徐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马奉信先生创作的国画《东坡卧石》这一力作,正是徐州人民的这一心声的体现。

                         (之光     教师 )

用微信扫一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