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5日讯(记者高利平):和着昆笛声,身着淡雅古装的昆曲人物杜丽娘在丫鬟与柳梦梅的搀扶下款款走出,梦回莺转,一声吴侬软语的水磨腔婉转而出,台下惊叹的目光,伴随着高高举起的香槟,觥筹交错……今天下午,在这一场穿越时空和地域的浪漫场景中,“巴黎对画南京”画展在更斯艺术馆拉开了大幕。展览为期7天,从15日持续至22日。
据策展人菖见先生介绍,这次画展的立意出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去年秋天,法国艺术家、巴黎大学教授贝特朗·巴龙应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组委会之邀,来南京参加学术论坛。期间结识了中国画家、南京大学的杨小民,并因此对中国水墨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而杨小民也为巴龙随身携带的充满印象光色的油画作品所倾倒,遂形成了“巴黎对画南京”的策展主题。为了充分诠释这一主题,才有了画展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昆曲人物与法国红酒交相辉映的一幕。
巴龙与杨小民的画,一为色彩绚丽的油画,一为以黑色为主的水墨画,看似毫无交集,但却有着共同的绘画理念,那就是,对平民的关注,对生命的尊重。正因如此,才形成了画展作品的相互对应和对话。杨小民说,他们二人不仅敬畏传统,更注重表现生活。例如巴龙的油画《调转你的枪口》就是在临摹绘画大师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晚的枪杀》是的创作,巴龙把原画中对向无辜平民的枪口画成了指向敌方,这反映出他对和平的祈祷对战争的反思。在巴龙的一组人物画作中,均能看出他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向日葵》系列更是作者对宇宙和自然的深情抒发。
谈到杨小民的画,这位家传五代的世袭画家巴龙时不时给出惊叹的话语,“我是用色彩来画画,杨小民是用黑色来画画,但是他却用黑色画出了色彩,这让我很佩服”。杨小民的水墨人物画始终关注在城市扩展中逐渐消失的村庄,以及城乡更替的进程中焦灼的人群,他的《牧羊》系列及《村庄》系列,实际上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眷恋和关爱。
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反思,是两位艺术家心灵的真实写照,而这种情绪正是蛰伏在两位艺术家水墨与色彩中的高贵的忧郁。画展在葡萄酒、香槟、昆曲的叠印中,浓缩了巴黎与南京的文化交响,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