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内容

现代快报宏幅刊登杨小民书画艺术

2012-03-10 来源: 浏览次数:5200次

大庙小民:气韵浑厚 天籁自鸣


杨小民常题款“大庙小民”,也许因其“庙”大,杨小民得以有一个优游自如的视觉空间;也许因其“民”小,杨小民得以发现无数与自己一样平凡弱小的知音。他的新文人画画风和远视野、小物象的造型个性——荷叶像豆瓣一般小,荷花像烛焰一般细,松树像小草一样柔,果树像小虾一样弯……

 

如今,杨小民一反原来的思路和追求,南人北向,登秦岭,上太行,吸嘘天地元气,俯仰乾坤苍茫,由淡然远观到热情拥抱,由清幽丝竹到铙钹铿锵,由摹写古人到直取自然,由纤细写实到块然抽象,摆脱了新文人画的温柔缠绕,完成了创作的一次雄性飞跃。与身材粗壮、性格淳厚而又聪敏内秀的作者相洽,“笔墨秦腔”系列作品才是他潜在的追求、性格的外化、气脉的结体、灵魂的符号。

 

杨小民走出了中国画程式化的“铁线/莼菜”细线勾勒的描法和“斧劈/披麻”顿挫弯曲的皴法,代之以集勾勒和塑造为一体的浓墨秃杠和直、圆、续、断的焦墨皴擦。这种取其粗形大象、弃其谨毛细貌的表现方式,迫使画家抓住山体的大气脉、大魂魄、大骨架、大肌理,使水墨画具有了强烈的雕塑感和版画感,而又不失水墨特有的韵味。

  杨小民的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粗看是点画狼藉,信笔涂鸦,满纸墨团,但仔细品味,则可发现,在信笔点画里蕴含着浑然天成的意趣,在黑墨团中展现出宽阔的天地,大有石涛所说的:“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的韵致。

 

杨小民的画用笔粗野,率性而为,看似乱头粗服,逸笔草草,多不经意,但认真把玩,则可见其运笔沉着,险峻跌宕,疾涩相生、于朴拙处营造出一种气韵浑厚,天籁自鸣的勃勃生机。

 

杨小民的画作,大多是用焦墨画成的。焦墨也可称之为枯笔、渴笔、竭墨,是中国绘画的独特传统。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到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由两汉至唐、宋的壁画,无不以焦墨勾画。水墨画的兴起,是宋代以后宣纸的出现引发的一场绘画变革,直到明末青藤笔下,成为文人画的主流。但是即使在当时,也有新安画家程邃以渴笔焦墨营造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画作使这一传统继续传承。近代以来,更有黄宾虹、张仃等人的探索与提倡,焦墨画再度在画界复兴,但是真正有成就的画家却是屈指可数。这是因为焦墨画中墨色单一,全凭笔法表现物象,笔笔都在显示画家的运笔功底,没有一定的功力,是不敢轻易为之的。因而焦墨画在中国画界多被视为畏途,真正能够运用自如的画家也就寥若晨星了。小民对于焦墨画则情有独钟,他的多数画作几乎都是以焦墨为之,仅此一端就看出他的追求与功底。

 

杨小民的画是源于自然的,他注重写生,精于提炼,有许多画都是在山前村旁,就地铺纸蘸墨,尽情挥洒,通过率性的笔法充分表现对自然的感受。这种天真的自然之致若无特出的魄力技巧是难以完成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小民的画并未停留在物象的拷贝层面,而是匠心独运,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去宣泄内心的感动,用乱头粗服的狂放精神去展开心灵的感受,其狂放之气,足以骄人。他的画作真正遵循了荆浩所强调的“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原则。中国绘画所提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传统在他的画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杨小民所画的“最后的乡村”系列,其中蕴含着他对家乡和山野浓烈的眷恋。当今时代,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生活的迅速扩展,乡村和山野迅速退出我们的视野,人们对生养、培育他们的土地渐渐一无所知,对蕴含着深厚文化和厮守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已经产生疏离感和陌生感,实际上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小民以他特有的笔墨,把他对乡村和山野的眷恋情怀铺陈于纸上,使我们时时回味和遐想,在有限的空间回归久[FS:PAGE]别的精神家园,应当说也是别具匠心的。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小民的画不拘传统程式,立足于现实主义的观察与思考,发挥表现主义的浪漫与狂放,在不断创新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当是当代艺术家可以借鉴的典范。

 生命的呐喊

  

  □范扬

我第一次看到杨小民的画,就被打动了。画面上都是拙朴粗厚的线条,画面上全是激动和热情。我吃惊,这些作品究竟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小民告诉我,他到了陕北,在那黄土高坡上,铺一顷旧草席,找几块土疙瘩,压上宣纸,大笔浓墨,挥毫大干。酷暑天气,汗滴禾下土,这数十件作品,真是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在小民的笔下,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山,还是那座山,沟沟坎坎,丘壑纵横,丰厚结实。山,还是那座山,龙蛇蜿蜒,逶迤曲折,盘旋升腾。

 

小民用线,粗皮厚肉,响锣重锤,如陕北汉子扯开嗓子吼一曲信天游,唱他个东南西北风,着实痛快。

后来,小民又到了太行山写生。

 

我看小民对这大山大水有着一份特别的执着。这次,他一气用完了十斤墨汁。他的画面,浓缩了他对这大山巨壑的真爱。

 

小民这样的画家不多,投入这样真情的画家太少。他的画儿是有力度的,是震撼人的。小民生活、工作在南京,相对于吴侬软语的江南画风,我们更需要有人大声嚷嚷。

 

让我们来听听杨小民的声音吧,这是野性的呼唤,这是生命的呐喊。

肺腑之音,胜于金石。

 

用微信扫一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