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内容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望东风

2007-12-03 来源: 浏览次数:1064次

快要过年了,苏州许多饭店、商店的玻璃门上已经贴上了近年来常见的画纸:一对戴着瓜皮小帽、袍上绣着倒字的男童女童笑嘻嘻拱手拜年。

这在别人看来十分应景的装饰,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负责人王斌的眼中却淡薄无味:过年就该贴年画,苏州人过年就应该贴桃花坞的年画!家门口贴《门神》,堂屋贴《花开富贵》、《一团和气》,灶上贴《灶神》,在年里结婚的贴《和合二仙》、《麒麟送子》,做生意的在店外面贴《开市大吉》、《招财进宝》……要讨个好口彩,年画里应有尽有!

过去的2006年,是桃花坞的破冰复苏之年,也是它尝试走出橱窗、走出苏州的一年。带着一份好奇和关切,记者在农历新年前造访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负责人王斌站起身说:走,我先带你到馆里看看木刻年画的制作工序。

失传多年的年画代表作将复原成功

你来得巧,今天红色,是这两百张《一团和气》完成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了。”78岁的房志达师傅高兴地对记者说。说话间,他手里不停,拈起宣纸,拉直纸面,使之紧贴在敷足了朱红国画颜料的凸版上,另一只手抓住棕榈毛刷在纸背上用力按抹,使正面着色,稍顷,掀起纸页,《一团和气》里那个笑眯眯的婆婆就穿起了大红袍、起了红头绳……

近十多年来,桃花坞向海内外发售了两万多张《一团和气》,其中有四分之三出自房志达师傅之手。但人们所不知道的是,房志达师傅生产的以桃红葱绿两色为主的一团和气,仅为六个版本的《一团和气》之一的民国版,也是最晚近、最简单、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

在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的传承人工作室,记者看到,3名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年画系的年轻人孙一波、乔兰蓉和杜洋正在依照从日本广岛宝物馆拍摄来的康雍乾时期《一团和气》古版年画的照片资料进行保护性复制。其典雅的用色、精致的线形,代表着桃花坞木刻年画巅峰时期水平,但由于失传多年、孤藏海外,为人们所罕见。

除了《一团和气》,今年开春将首批复原成功的失传多年的康雍乾时期桃花坞木刻年画代表作还有《麻姑献寿》。业内人士认为,这两件建国以来苏州首次成功复制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巅峰作品将填补中国年画史的空缺。目前,《麻姑献寿》的线板已完成,全部套板可以在3月全部完成,《一团和气》的线板也接近尾声,四五月份完成全部套板。

像《一团和气》、《麻姑献寿》这样仅在海外收藏中得以一见的古版年画还有160多张,而每人完成一个版本的复原需要至少大半年功夫。两张古版年画的复原成功,只是桃花坞重现经典之路的一个开头。

传承与创新都需要更大的公共空间

博物馆里的木刻年画社不是苏州第一个木刻年画社。解放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先后于1956年和1979年两度挂牌成立,也出了一批人才和成果,但都好景不长。前一个年画社夭折于政治动乱和文化浩劫,连带把多年战乱中幸存的上百个老版也都集中销毁了;后一个年画社,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文化消费日益丰富、年画所占的市场份额锐减,从热闹非凡落入到冷清寥落的境地。

老画,我也喜欢,但感觉和今天的生活相差太远。看看展出的画,最近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不知道桃花坞能否反映当代生活,不知像轻轨、城市绿地这样的景致可否入画?在徐汇区图书馆的展出现场,记者遇到一位专程赶来的退休教师王先生。他的感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许多参观者的心声。

在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记者将这个问题带给了66岁的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德,他闻罢笑答:审美在变,创作也要创新。只要不丢掉传统的因素和技法,完全可以使之为现代人的观念、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的题材服务。继承不是最终目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曾经在80年代创作了《水乡秋艳》、《渔家书屋》等新年画的王祖德,不自满于旧甁装新酒式的创新,今年以来,他在博物馆下面筹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其主要功能是创作、创新。

14岁起就在山塘街上年画坊里当学徒的房志达老师傅则毫不迟疑地选择传承为当前的首要目的,他充满感情地说:桃花坞不仅是苏州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不能说改就改,说变就变,至少你得把祖宗的手艺都得先掌握了吧!

在王斌看来,如何扩展共赢合作的市场,寻找到本土古典再流行的可能,让年画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是比传承创新之争更难入手的课题。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还要在苏州本地的两个社区办年画展,其中一个是外籍人士集中的社区,另一个在古城区,并透露,如果顺利,还将与稻香村等老字号合作,把年画贴进商业步行街,贴上饭店的大堂。

年画再度流行有多难

年画要再度流行,究竟有多难?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今天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得以延续?记者致电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他告诉记者:桃花坞过去400年中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的年庆节令的装饰文化市场,传承下来的是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如果没有留住,或者只停留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就太可惜了。

说起来也是很有趣的,桃花坞兴于明末,盛于清中期的康雍乾盛世,衰于清后期至民国,没落于战乱与文化浩劫。年画文化折射的是国运的兴盛,乔晓光副教授说:如今又是太平盛世,不过年画要再度流行,面临的是传播方式上的革新。有目共睹,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在一个广泛认同的公共空间中,在一种珍惜与保护的公共体制下,像桃花坞年画这样的民族文化的瑰宝才能赢回尊重,并有所发展。

保护和创新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核心是不说空话,从小事、实事做起,珍爱自己的优秀文化。苏州文广局、文物局局长高福民这样向记者表示。

用微信扫一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