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名家 > 内容

朱德群

2015-03-16 来源: 浏览次数:9422次

 

我们以生命证实了人生短,艺术长
吴冠中
年光倒流。
      2000 年10 月22 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随员中的法兰西学院院士朱德群,再次来到北京。朱德群的画展正在
上海博物馆举行,上个月开幕时,宾客盈门,观众济济,更有一些六十年前的老同窗从武汉等地闻讯赶来,一睹老友身
影与作品风采。老同学们大都齿危发秃,或扶杖缓步、或坐进了轮椅,我们以自己的生命证实了人生短,艺术长。
展览开幕后,我和德群夫妇抽暇专程去参观了大陆新村九号鲁迅故居。因系许广平女士亲自布置,从书桌、卧床、
厨房、厕所到木柜里的药瓶,故居一切陈设均保持了当年鲁迅先生生活的真实面貌,瓶里甚至还有残存的药。书桌
旁一张藤制躺椅。1936 年10 月19 日先生在上海逝世时,我和德群正在杭州国立艺专上学,我在艺专宿舍阅报室
读到这震惊的消息,哭了。那时我们艺专同学整天沉浸在艺术的追求中,不问政事,但鲁迅之死及以后的日军侵华
却影响了我们这代年轻人的整个人生道路。而当时,我们对前途是迷惘的,只求学好绘画,在这样的共同思想指导下,
我和德群结下了生死之交,艺术的生死之交。
      德群来自徐州萧县,他的家庭比我的要富裕些,但他亦属于刻苦学习的苦学生。我们这些乡土学生却来学西
方的现代艺术,是缘于“五四”以后时代的推动。以林风眠、吴大羽为首的杭州艺专竭力引进西方现代艺术,当时
实属凤毛麟角,师生都像是孤岛居民,出了艺专这个岛,与外界有些格格不入。是脱离了群众?是时代的先行者?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感激母校的教学。
      在校的六年学习时间不算短,只是后来在抗战中流迁奔走,损失了不少时间。但出了孤岛,倒深入了人民的洪
流,令人反思艺术的本质。德群的成绩一向优异,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他的艺术钻研一直没有中断,不仅对“西画”,
对中国传统绘画也在潘天寿老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肯在中、西两方面都下功夫的同学并不太多,德群是这方面的
突出者。他到法国后的艺术进展,特别是进入抽象表现领域后,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律感在其作品中起了明显的主导



朱德群 融会 油画 195×390cm 1983 年

作用。

       1997 年他的作品第一次返回故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大型展出时,开幕式上我曾对他“少小离家老大回”的

情形联系到其“乡音未改”,这乡音,非指他的徐州乡音,是专指他画中乡音,那黄钟大吕的彩色之音,正吻合了
他北方人的气概。后来我发现他同时在书法中突飞猛进,狂草最易裸露作者秉性;德群或彩绘,或素挥,殊途同归,
终于有幸进入了艺术的自由王国,或者说他发现了感情的伊甸园。
       德群于解放前便去了台湾,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56 年从台湾到巴黎定居,他后半生的奋斗、苦难、
成就,都体现在海外。海内海外的长期阻隔,使大陆的年轻一代对他陌生了,今日只见他从海外发出的光辉,不了
解发光体成长的漫长过程。这本传记叙述、剖析了一个三十年代中国土生土长的青年,如何踏上世界艺术之峰的平
凡而不凡的历程。岁月已流逝,从老照片中去寻找当年的印证吧。杭州艺专的一角故址犹保存在平湖秋月的一侧,
那里本是音乐系的教室,今日我们坐船游湖经过时,似犹闻琴声伴水声。从这里孕育的青年学子,不少已在世界艺
坛展现了耀眼的中华民族的魂魄。德群这次在上海的展出开幕后,便被母校接回杭州,参观了林风眠故居,谅来他
当时思绪万千。林风眠半生潦倒,死后亦未见哀荣,当香港为他殡葬时,曾有人提议选他在海内外的杰出学生抬棺,
此事虽未实现,他的学生们都愿以自己的肉肩来抬老师的遗骸。
      三十年东方五十年西方,从望洋兴叹到终于漂洋过海,朱德群东西方艺术的交融中忙白了少年头。但身处存在
种族歧视的西方社会中,一个中国画家要存活下来已十分不易,更遑论一步步靠脚力、靠智慧攀登艺术巅峰的艰辛。
也许今天成功的光环已遮掩了其毕生求索的苦难,想了解朱德群的读者,更应体会他的艰苦,艺术的艰苦。我们在
鲁迅故居探寻鲁迅先生的生活真迹时,最令我不能忘怀的,是那木柜里的一排药瓶。
换了人间。巴黎到北京只须飞十个小时,德群往返于中法之间的机会愈来愈多,比之燕子,虽不衔泥,却衔文化。
(本文为吴冠中为《朱德群传》所作序言)


朱德群 胜利日 油画 89×116cm 2007 年


朱德群 明亮的回响 油画 65×81cm 2008 年



( 原文载于《朱德群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年出版)

 

 

用微信扫一扫

二维码